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正文

课堂教学

数据、信息与知识阅读材料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9日

数据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数据,如刷公交卡时,刷卡机显示的本次扣款金额和卡内余额,电子手表上显示的是日期和时间,教科书封底下端的国际标准书号,体育课上测量的各项运动成绩的这些数字都是数据,我们的名字,诗人创造的诗句,奥运会的主题曲,学校运动会的视频等都不是数字,那他们是数据吗?实际上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数字以外还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数据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不管圆有多大,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一个固定的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圆周率π,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有些数据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家庭每天的用电量,国际黄金价格气温等,这些数据随着时间而改变,因此在运用此类数据时要注意时效性,否则有可能造成计算无效。

有些数据是随机出现的,比如抛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是随机的,但如果抛几百次几千次正面向上的可能性就稳定在50%左右,这是数据的出现往往又有一定的概率。

信息

单纯的数据不能表达具体的含义,例如我们并不清楚90%和28这样的数字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再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赋予其具体的情况情景后,这些数据就成了有意义的信息。28和90%可以分别用于表达今日的最高气温28℃,相对湿度90%,此时数据就成了有意义的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对数据的语义解释。数据处理就是把原始数据转换成人民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数据的采集,加工,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六个环节。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把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般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他们通常都具有一些特征,如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

知识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抽象产物,它表述的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可以说知识是乙类高级的,抽象的,而且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信息。

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接近,例如人们发现感冒的发生除了与病毒感染有关外,天气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冷空气的入侵造成大幅度降温,或者冷空气经过后出现冷高压天气,特别是大气压高于1030帕的晴好天气,就会有大批人感冒。感冒指数的计算方法是经专家调查研究和演算归纳出来的,知识是认知世界的结果,同时也是改造世界的依据。

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做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返回首页